历史

三百三十二。事故(2 / 2)

陈近民想要扩大钢铁厂的产能就要绕过李儒晋制定的那些条条款款,在陈近民到来之前,李儒晋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同时利用已经开工的生产线为后续生产线培养、储备人才。

限定了生产线的钢铁产量,陈近民想要扩大产能,所以他就必须绕过李儒晋之前定下的条款。

陈近民不是庸官,能在内阁混的,能是庸才吗?很懂得为自己造势,在大文帝国,钢铁是紧俏物品,再加上宝山钢铁厂的钢材质量好,价格却和别的厂家一样,所以宝山钢铁厂的钢铁常常还在钢炉里就已经被预定。

钢铁厂的门外更是常常有等待货源的车辆在门口等着。陈近民又联系了一些人员,把在门口等待的车队规模扩大了许多,造成一种供不应求,急需提高产能的情况。

同时利用利用招揽过来的下属不断的在钢铁厂内发表言论,造成一种钢铁厂不扩大产能就对不起大文帝国,对不起大文帝国第一家国有企业的名头,形成舆论上的优势。

然后他又在生产会议上顺势提出扩大产能的提议,第一次提议,他并没有成功,反对的力量主要来自技术人员和负责安全生产的相关领导。

会议之后不久,陈近民施展政治手段,清洗反对他的人员,能调走的调走,该下放的下放,实在不行采取明升暗降的方法,把障碍清除干净。

结果,第二次提议顺利通过,虽然有人担心,这么搞下去会出问题,但前车之鉴摆在那里,顺昌逆亡,宝山钢铁厂成了陈近民的一言堂。

追求产能,宝山钢铁厂的单线日产钢量是迅速提升,从原来的1000吨,几乎是一天一个新台阶,迅速的爬升到1300吨这个数值,百分之三十的提升率,相当的恐怖。

产能提高了,别的方面就会有所松懈,特别是安全生产方面,虽然暂时还看不出来,但时间一长,一场恐怖的生产事故就在安全隐患中发生。

由于氧气顶吹转炉工艺需要跨间工作,需要把一炉炉的钢水从这个生产房间转移到另外一个房间,负责转运任务的是行车吊转。

由于钢水的温度高,对设备的腐蚀大,所以李儒晋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检查制度,每日必须要检查行车,钢丝缆绳等设备,消除安全隐患,而现在为了追求产量,检查的次数变少了,过程也松懈了。

这样做终于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在一次吊转过程中发生了钢丝缆绳崩断,一千多度的钢水直接倾卸在生产线上,造成六名操作工人当场死亡,另有十多名工人不同程度的烫伤,其中四人伤势严重。

有两人死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一人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而死亡,四名重伤者,只有一人存活了下来。一条生产线大部分报废。经济损失直接超过亿元。

陈近民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但他不是参与抢救、善后工作,而是直接将事故定性为因工人操作不当,严重违反操作规程,从而引发了这起严重的生产事故,将自己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案发现场刷技能 战国之疗愈场 异星奇航 时间操控 伤害无限高,BOSS全部秒! 吃鸡之噩梦玩家系统 茅山术之捉鬼人 重生之新纪元 网游之超强幸运 稻草人谋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