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009 情难自禁(1 / 3)

,最快更新龙溪河水向北流最新章节!

吃了晚饭,林木森回到大队部;“治保会”在后进左厢搂下,晚上除了前厅有人值班,整个大队部空寂无人。无人干扰,他又有意显示一番,一鼓作气,大功告成。

中国刺绣起源于000多年前,传说古代苏州有一位聪颖漂亮的姑娘,在结婚前正在赶制一件新嫁妆,在制作过程中不小心在衣襟上戳了一个洞。她急中生智用彩绒绣了一朵小花,不仅将破洞掩盖住,而且还显得格外漂亮,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聪明的苏州人从此就开始喜欢穿绣花衣服了。

有丝便有绣。湖丝的历史几乎与养蚕的历史同样悠久。南北朝时,吴兴郡的武康丝已名闻天下。湖丝之所以有“细、圆、匀、坚”和“白、净、柔、韧”之特点,离不开湖兴的水。方志有记述,“归安之水宜茧丝”,据说湖兴的水肥、细。蚕之性,喜温和。温柔的蚕、温和的水、湖城因蚕而富裕,湖人因水而妩媚。江南女人秉性缠绵温和而又多愁,于是便把灵气、温柔放在刺绣上,几乎千丝万缕的彩线抒述了她们的情与爱,梦与思,追求和生活的无奈。

湖兴城乡女孩都喜欢刺绣,林木森母亲也有一只刻花木匣,盛放着绣花针线和花样,只是生活的压力已不容得她还有这逸趣,

林木森细细一,所画图案花式都用于枕面与服饰上,来沈梅英是在准备嫁妆。不知何人娶得此娇娘?一番嗟叹。又想,沈家没儿子,是要招女婿“入赘”的。沈家家产殷实,说是“入赘”,倒不如说是人财双收!据说,沈梅英的阿爸沈宝根挺孤傲,对沈梅英的婚事却很开通,由她自己定;只有一条,说要避口舌,“不招钱北人”!难怪连王大明提到沈梅英都神不守舍,赞叹不已。

尽管业已败落,钱北人仗着曾为百年啇埠,遇上什么事,总以嘲讽的口吻说,“钱北街是条麻石街!”所言之意,没有千斤力,你掮不动钱北街。

时势造英雄。不知不觉中,林木森还成了能掮街上麻石的人,只是肩膀嫩了点。可谁能想象,这个被众人仰视的青年,在情感上更是懵懂。其实当年城里的青年都如此,禁锢的“红色教育”比古训的“男女授受不亲”更严肃,男友同学多说上一句话,就会被同学哄笑,再严重点会有人向老师打“小报告”。而历经“运动”的老师更为你的道德品质着想,善意地提醒你,要杜绝资产阶段的侵蚀!“文革”象大潮冲破了这种茫然的男女界线,男友同学间多了层战友情。可对于林木森这些不能参加“红卫兵”,思想压抑更大,也就更不敢越过雷池一步。

林木森此时对沈梅英的感觉是众所交赞的美人能归我而得意,加上沈家的殷实使其有追求生活的安逸感。望着绣样,林木森又嗟叹一番。

时间不到九点,林木森便来到沈家。开门的是沈宝根;见是林木森,沈宝根很是殷勤,忙让进大门;嘴上请,但站在门厅里没挪动一歩,他问:

“请问,林主任,有什么指示?”

“没有。”林木森的兴致大减,他知道钱北街上许多人同沈宝根一样,表面对他恭维,骨底子里根本不起,甚至是蔑视他。林木森递上画样,说,“宝根叔,我找沈梅英,这是她让我画的绣样图案。”

“多谢,多谢!梅英去‘蚕房’了。”

林木森谢辞沈宝根的挽留;怏怏回转。

一连数日,沈梅英音信全无。开始林木森想再去沈家问个讯,借问绣稿怎样,见她一面;又觉得鲁莽,沈梅英在蚕房,此时正是“蚕禁”。江浙等地以农历四月为“蚕月”,这期间的习俗叫蚕禁;南宋诗人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曰:“三旬蚕忌閉門中,邻曲都無步往踪。”蚕房闭门谢客,旧时官府催征税收、 邻里庆贺往来、吊丧等,皆罢不进行。以乡俗“蚕房忌讳生人进入”,林木森可不敢轻易去“蚕室”。几天下来,牵动的心渐渐平静。

“春忙”时机,大队以“促生产”为中心;蔡阿毛只留林木森与李忠良值班,自己都回到生产队里。李忠良管的事多;老婆秋菊正在“坐月子”,偌大的一个大队部经常只有林木森一个人。闲暇无聊,翻开画册,伟人一首“咏梅”使梅花未入忌禁,于是他便画绘起来,临摹,写意,渐渐脱稿创意。十几日,竟在没用完的油光纸作起“百梅图”。

林木森正自我陶醉;有人敲窗,竟是沈梅英。

“小林哥,你送绣样那天我去‘蚕房’了;忙了十几天,一直没有来谢你,对不起!”

“不用谢。绣样还行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我有吞天之势 龙陵大陆 轮回守护魂印之医煞魔仙 我不会让大王得逞的 从将夜莫山山开始 重生之神魔至尊 穿回来后我妈成了天师 不死杀神 玄归 火影之进化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