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笔趣阁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我在古代当大官 > 第55章 顾知县抗倭下

第55章 顾知县抗倭下(1 / 4)

,最快更新我在古代当大官最新章节!

因为一举灭杀了一个倭寇小队,又将倭人的尸体吊上城楼,清江县一时间名声大噪。

南乡和北乡都有着彪悍的民风,所以顾谦的命令一下达,两个乡马上就组织起了团练,要想马儿快些跑,自然就要多喂草,因为参加团练还有额外的银钱补贴,所以乡民们的积极性都很高。

随着团练的开展,清江县尚武之风愈浓,很快就在兴化府里出了名。

兴化府地处东南,大部分属地都临海,现如今浙江虽然是倭患的重灾区,但是仍然有小股的倭寇将福建当成了安身立命之所,福建沿海的百姓们也经常受到倭寇的袭扰。

兴化并不是富裕之地,将此当做大本营的倭寇并不算多,因为人数少,倭寇们也不敢大张旗鼓的行事,他们大多将兴化府当做休憩之所,真要抢劫还是会跑到与兴化相邻的浙江富县去“开展业务”。

这次来清江,其实是这一队倭寇遇上风浪迷了路,稀里糊涂地撞了进来。

本来东乡薛家并没有与倭寇拼命的打算,可恨倭寇手段残忍,一下子杀害了东乡薛家十几口人,还抢劫了不少的钱物,尝到了甜头的倭寇们没想到在这深山绿水之中还隐藏着如此豪富的人家,可见之前绕远路跑到浙江抢劫是多么傻缺的行为。

在东乡发了一笔意外之财,倭寇们喜不自胜,又跑到盛产银两的北乡去袭扰,没成想北乡乡民悍勇,差点揍得他们找不着北,倭寇们抵挡不住拿出玩命架势跟他们拼斗的北乡乡民,只能仓促地往县城方向逃去。

通往县城的小路上,顾谦已经布置完毕,专等倭寇们上钩了。

果然不出顾知县所料,这群慌不择路的倭寇兜头就钻进了为他们准备好的死亡陷阱,在段文瑞的全力督战下,倭寇们排好队,一个一个地爬去见了他们的天照大神。

清江这次越风光,就越招人眼球,百姓们自然是对大老爷的铁腕对敌政策交口称赞,但是顾谦的同僚和上级可就不见得这么看了,尤其是隔壁的临水县县令周大通对顾谦将倭寇尸体挂上城头的作法就非常不满。

临水县也是沿海县,在离临水县城不远的地方就隐藏着一处倭寇的巢穴,对这个情况周大通多少也知道一些,但是倭寇们的业务范围主要在浙江省,对临水县的百姓们不能说秋毫无犯,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所以周大通对倭寇们隐藏在临水县一事,就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临水县畏倭寇如虎,清江县却敢把倭寇的尸体吊上城头,听着临水县百姓对顾谦的赞誉,周大通面上不显,心里却非常不是滋味。一个初初为官的弱冠青年,竟然比他这个当了多年知县的老官油子还要出风头,周大通心里能平衡才是怪事。

更何况,他自认是萧知府道上的人,萧知府和薛家二老爷掰腕子的事他也有所耳闻,先不说萧知府此役能不能成功,单就顾谦帮着薛家对付萧大人,就很不对周大通的意思。

他们是严首辅一派,可顾谦却是徐学士的门生,眼看着顾谦在兴化府越来越风光,他怎么能忍得住不给对方一点颜色瞧瞧。

“大人,兵丁们都已经派出去了,您还有什么吩咐没有?”幕僚进来回禀道。

“让他们把声势闹大一些,咱们的目的并不是和贼寇死磕,而是把他们赶走,让兄弟们适当的保留一些实力。”当着自己的心腹,周大通自然不会藏着掖着,毕竟这条把倭寇赶走的计策是他和幕僚私下商议好的,现在也很不必端着架子。

“学生知晓了,大人稍坐,等学生的好消息吧。”幕僚拱了拱手,按照原先的计划,去和巡检司的兵勇汇合,准备亲自去督战。

“万事小心,不要硬拼。”

“谢大人关心,学生晓得。”

幕僚踏着月色走了,周大通在签押房里端坐良久,缓缓地露出一抹冷笑。

临水县驱逐倭寇的动静闹得很大,除了烧掉了倭寇的老巢之外,却并没有伤到倭寇的筋骨,连带着临水县兵勇们也没有造成什么伤亡,因为兵勇们只是拿着火把往外驱逐倭寇,并没有和倭寇直接对上。他们始终和倭寇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又因为有心人的指引,二百来号倭寇竟然没有撤退到海边,反而进入了清江县的范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夜来风雪过江寒 真灵魔祖 古道天涯 无限经脉 武林外传之三尺青锋 琅琊榜之至尊之路 诸界天灾上线 磐帝 红酒侠 仙踪寻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