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笔趣阁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九百六十一章 利器(上)

第九百六十一章 利器(上)(2 / 5)

同甘肃相比,陕西今年报得是大荒年景。税赋留着赈济与备兵饷之外,并不往京城运送;四川虽没报灾,但是税赋也都留在地方。

这些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户部现下没银子了。康熙这几年一再加恩,减免了不少地方的税赋,加上中原几个省的税赋直接供应西北军需,这户部库银只靠江南与湖广等地支持。

入的少,开销却半点不减。

每年秋冬,都是河工修缮河道之时,今年却因银钱不足的地方,只开工了几处。

怨不得雍正上台就抄家,不抄家没有银钱支持,朝廷大事举步维艰。

曹颙叹了口气,他这个户部侍郎,更多的时候,就是干文书的差事,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当时康熙曾与他做生财的约定,最后两人没有核算。不过,算起来,内务府招投标,内务府银行,而后卷烟与烟斗买卖,背后都有曹颙的影子。真是论起来,曹颙也不算辜负皇命。

“民生大计”,这间官署墙上挂着这四个大字。

曹颙盯着这四个字,有些悟了。自己太拘泥了,满脑子只想得是银两数,入了小道。他是官员,不是商人,最关心的不该是户部库银的多寡,而是百姓生计是否比过去渐好。

只要官场规矩如故,吏治如斯[***],这银库中的银子越多,养得蛀虫越多,并不能使得国家得益、百姓受惠。

想到这里,曹颙从案牍上挑出个江苏布政司衙门报上来的公文,是关于江南试验二季稻的。

二季稻早在江南试行数年,成果显著。将亩产二、三石稻米变成亩产四、五石,使得产量的翻了一番。只是比较挑地,挑水分。

南方双季稻,加上各地土地贫瘠地区推行番薯与苞谷,先解决了粮食问题再说。

想到这里,曹颙觉得身上有了力气。

他坐到书案后,就杂粮推广以及培养高产粮种之事,写了个折子。原本还想提一下地方粮食储备,但是这地方粮仓的[***],牵扯太多,不是曹颙能插手的。

对于地方粮仓[***],早在康熙初年,三藩之乱时就引发过朝议。

当时,国家初定,派下去为官的八旗权贵,为了他们自己与身后的主子,使劲地刮地皮,这粮仓是肥肉,更是要狠狠咬一口。

等到三藩乱起,需要调粮食时,才发现各地粮仓多是空设。

朝廷这边震怒,但是随之就是庆幸。因为三藩之乱席卷了南方诸省,因粮仓都空着,三藩兵马为了筹粮饷,不得不拿地方乡绅开刀,引得地方乡绅反弹,倒戈向朝廷,使得三藩成了失了民心,失了胜算,败于朝廷大军。

而后数十年,不管人口孳生几何,地方粮仓鲜有增设。对于地方诸多名目的粮仓,除了关键用途的几处,其他的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曹颙在山东为道台时,还曾为地方粮仓空仓而震惊;到了户部,站到高了,才看清楚朝廷不整顿地方粮仓的用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异界明道传 红月荒原 诸天:从权游开始 从破庙到神庭 影视世界签到成神 阴阳眼之古墓迷踪 我当提督的日子 我创世了 美人尸妆 我在异界打英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