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34章 道庆元年(1 / 6)

,最快更新盛世重生之苓娘传最新章节!

134

道庆元年。

虽然是新皇登基改元的第一年,合该普天同庆、合该有一个大好年景,但从旧年延续而来的、覆盖了小半中原的雪灾让这个年份从正月初一开始,就带上了一层哀戚的颜色。

在这样一场影响了整个丹朝的天灾面前,还没有坐热金銮殿上的金龙座椅、还不曾好好享受过大国君主应有的种种尊荣富贵的新皇,就迫不得已地在朝臣们的上书劝告之下,下了个诏令。

说如今我朝多地灾情频仍,冻饿死者众,身为一朝之君者,如何能在这样的时候依然大鱼大肉、罔顾民生。是以内廷之中后妃宫侍一众需俭省节约,帝后及太后一餐只可用十二道菜,而全国上下更需谨行俭用,合力一心度过难关,云云。

元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就这么轻飘飘地过去了,虽然年景不好,但丹朝人总归还是爱热闹、爱喜庆的,下至蓬门小户上至世家大族,各家各户只要有些余力,依然会多多烹制过年应有的种种美食,给孩童制新衣,给老少赠压岁钱,燃放爆竹过年。

看了诏书原文的华苓直是微笑,谢丞公便问她:“小九为何如此表情?”

华苓轻轻放下了丞公幕僚钞了送来,专门存放在丞公书房之中备份的这一份诏书说:“圣上是好皇帝。”

谢丞公凝目看了小女儿两眼,两父女都是一笑,不知有多相似。

虽然还是正月里,谢丞公也并没有得到许多休憩的时间,不等雪化,已经在计划着开春以后各地春耕事宜。雪灾严重的州城人口定然缩减,要组织民众将冻饿死者妥善安葬,要安排无主田地重新分配耕作,通过官府调运分派援助稻种口粮……这些事,都是要丞公相公两人领着手下官员们商量着进行的。

今日是正月二十,也是很难得的,谢丞公有一个下午的休沐时间,才在家中。华苓有空就会到澜园看存留在这里的奏章抄录和新出的邸报,于是许久不曾说过几句话的两父女就聊了一阵子。

谢丞公又问华苓道:“苓娘如今一餐只用五道菜,可还适应?”

“女儿感觉还不错呀。便是这五道菜,女儿其实也用不完,每每剩下了大半只能分与仆婢。”华苓说:“别处有那么多的人吃不饱饭,我等若是还日日鱼肉,怎么都有些说不过去呀。哥哥姐姐也都是这样想的,其实只是少几道菜,也并不差什么。”

江陵谢氏经营数百年,在这样的时候依然保有足够的食物、炭火、药材等储备,饿不着家中人。但在家外许多人温饱不能的情况下,谢丞公早早就下了令,各园上下次第缩减日常消耗,若是有过于铺张浪费的状况,定是要罚。

有同样明察秋毫的谢贵暂掌家事,府中上下根本就没有人胆敢捋虎须。华苓和娘子们一样,每顿正餐的菜已经由*道减到了五六道,但依然还是有肉有菜的。

谢丞公颔首,露了露笑纹,又令人去叫家里女儿都来澜园,挨个问了近况。难得爹爹亲自关心,娘子们虽然答的有些战兢,也没有不高兴的。丞公对待七娘虽然面色依然淡淡,也问了几句话,提到了旧年末,芍园教授们给七娘写的评语,只叫七娘勤勉努力。七娘一下子就很高兴。

谢丞公又问三娘道:“今岁方能出嫁,心中可会怨?”

三娘脸色有些羞红,但很大方地摇头说:“并无的,爹爹,能在家中多待一年,女儿非常欢喜。而且为太太守孝一岁,也是女儿应分之事,心中怎敢有怨。”

谢丞公点点头。旧岁的那些事处置得并不张扬,丞公并不叫小儿女们知晓太多始末,府中小儿女是照制为去世的太太守孝一年的。

四娘走上去,扶着谢丞公的手臂,笑着说:“女儿这些日子以来,听了外头许多人家冻饿之事,心中十分感激爹爹。若无爹爹如同梁柱般支撑起我们家,女儿和姐妹们如何能有这样的好日子过。女儿在此多谢爹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了不起的修仙门派系统 一朵花引发的修仙之路 升仙铸道 我在封神坑元始 魔剑伏仙录 老祖宗无限游历记 凡人修仙之我是陆师兄 雾山隐 一支神笔半本天书 我的神秘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