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终宋 > 第367章 引火烧身

第367章 引火烧身(2 / 5)

七拐八绕,他走近一间破屋,拿钥匙打开门锁,进屋后飞快脱下身上的道袍。

再出门时,李瑕已是衣裳褴褛,脸上也满是污渍,手里捧着一个破碗,如同一个乞丐……

~~

“你是说,城中有一道士杀了两名钩考局的士卒?”

说话的老者名叫“刘太平”,乃是蒙古大臣,奉蒙哥汗之命协助阿蓝答儿钩考,受任为陕西行省参政知事。

刘太平虽是汉人,却非忽必烈一系。

虽然忽必烈“以汉法治汉地”之政笼络了大部分汉人,如姚枢、郝经这些文人,如张柔、史天泽这些世侯,他们心底里还放不下汉家的礼仪传承,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是让蒙人行汉法,此非卖国,乃融合归化胡人。

但大蒙古国的汉官也并非全部就被这点情怀打动。

如刘太平等人便认为,大汗就是大汗,不论是用汉法治理汉地,还是让回回人来理财,本质上都是为大汗收缴钱粮,有何区别?

忽必烈幕府那些汉人在他们眼里,便像是到了青楼卖身却还自诩清高,可笑。角妓也好,色妓也罢,谁不是为了钱?

这次,蒙哥命刘太平协助阿蓝答儿,分工也很明确。阿蓝答儿要做的是铲除忽必烈的势力,刘太平要做的则是搜刮汉地的钱粮。

因此,近日来在河南“弥补亏空”之事,便是刘太平负责。

今日听了禀报,刘太平喃喃道:“全真教……重阳观……”

“叔父说的是,侄儿也认为是全真教所为。”刘忠直拱手道:“侄儿想去彻查重阳观。”

刘太平道:“如今佛道之争激烈,未必不是佛门故意栽赃道门,你莫要先入为主。”

佛道之争,刘太平还是更倾向于道门,只看他这名字便知。

“是,若无确凿证据,侄儿不会乱来。那侄儿这就去重阳观一趟?”

“去吧。”刘太平又埋首案牍。

于他而言,这仅是一桩小事,死了两个人,表明有人对钩考不满,意料之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深渊之下的星光 回到战国做魏王 你是救赎的光 学神修炼系统 万虚阁 龙鬼破军传 天玄烽烟录 大秦:我脑子有病,还让我当皇帝 英雄有愧 时光何时能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