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96章 牡蛎油(2 / 4)

能进翰林院的多有些文人雅趣,眼见文明山抛砖引玉,引得周文方和元维对谢尚的这处竹林的改造各抒己见,当下个个跟上——自己没泉没花园,还不兴借谢尚的花园过过瘾吗?

看清席面上的熏鱼、烧鸡、烤鸭、白切羊肉、糖醋小排、盐水虾、凉拌海蜇、油炸花生米等八样凉菜,艾正不觉松了一口气:都是《中馈录》里的家常菜,他家也能做。

艾正不似谢尚有钱,所以一直忧心谢尚请客的菜色太好,让紧随其后的他难做。

但一块白切羊肉入口,艾正脸上的笑瞬间凝固——这羊肉的蘸料也太鲜香了。

艾正还在感慨,文明山已经迫不及待地问了出来:“谢兄,这白切羊肉浇的似不是普通的酱油。”

谢尚轻笑:“这是内子自酿的牡蛎油。”

“牡蛎油”文明山惊讶:“《中馈录》里没有。”

谢尚家还藏有别的秘方?

“牡蛎只海边才有。”谢尚简言解释道:“我家乡雉水城离海近两百里,吃得多是干货,少有新鲜牡蛎。这牡蛎油是今春才做的,今儿头回开坛。《中馈录》出得早,所以没收。”

元维点头笑道:“难怪!今年初夏你爹摆酒请客时还没有。”

“谢兄,”文明山关心问道:“这牡蛎油甘回斋会卖吧?”

他想买了家常吃。

“不会!”谢尚摇头道:“我家在海边没地。而这牡蛎油的制作跟酱油一样得要酿造,远比薄荷膏的制作麻烦。”

“所以家常做些自吃倒也罢了——内子开甘回斋不过是闲暇无事,做点现成生意。先前既然连薄荷油也不卖,现今自更不会卖这牡蛎油了。”

“你们谁不怕麻烦,想要做了自吃或者市卖,我回头给你们抄个方子。”

谢尚挺赞成红枣的想法。他家世代士族,如何能做出点啥就想着卖钱

那不成商贾之流了

何况他家根本不差钱。

卖牡蛎油赚钱远不如参照公开薄荷膏方子一样给小民添条生计积攒福德。

墨子云:“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他爹和他说了他能有现今的运道,连中六元,与他和他媳妇做马掌、薄荷膏利人有极大关联。

闻言众人,特别是家乡近海的自是喜出望外,酒席的气氛一下子热络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大唐太子太嚣张 我在三国觅登天 捡个官人来种田 快穿之男配女配靠边站 从士兵突击开始崛起 杀手不为妃 我满心欢喜你温柔以待 明月几时 飞来的语 雨城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