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75章 布施(2 / 4)

谢尚打小跟着谢老太爷、谢子安耳渲目染,今儿同媳妇来碧霞宫也备了给道人们的衣食——一人一套包含棉帽、棉鞋、棉袄、棉裤的冬衣和一大包素油桃酥。

每份衣食打成包袱,由红枣递给谢尚,再由谢尚转递给碧霞宫一众驻持云游道士——连厨房的烧火道人都没拉下。

先前红枣虽每尝跟着她婆云氏布施但都是把财物交到有限的几个人手里,跟完成任务一样,没甚感悟。

但今天红枣站在谢尚身后透过帷帽上的红纱看到几个小道人拿到桃酥后掩饰不住的欢喜,不免有些触景生情——早年没甚肉吃的时候她也特馋油乎乎的桃酥。

这世不比前世,出家都是成年人的自我选择。

这世的出家人,特别是小孩子多是父母双亡,族人不靠、无家可归的孤儿——这世可没有孤儿院。

事实存在的社会孤儿就有不少流向了庙观等方外之地。

好歹不会饿死,且成年后还能保有自由之身。

据说这大庆朝的开朝太amp;祖早年为了糊口就曾出家做过和尚。

果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红枣感慨:这碧霞宫,不过八十来个道人,结果却有十来个小道人。

谢尚来这儿散些钱也是该的。

给弱势群体关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既然这世的道观庙宇承担了孤儿院的功能,那往后年节她也应该给庙观送些新衣茶食,哄孩子们高兴高兴。

嫁入谢家十年,跟着公婆做了无数布施的红枣生平第一回体会到布施的意义,发心布施!

布施好衣食,谢尚跟主持和老道士告辞。

老道士乘机拿出一张对叠的符道:“尚哥儿,这是求子符。家去后你和你媳妇拜了三清后制成符水喝下就成。”

谢尚压根没接,只拱手笑道:“老道爷,您早晌说的一事不烦二主。这符水还是请您老替我制了吧!”

患得患失说的就是谢尚此时的心理——太过重视头胎儿子,谢尚极担心自制符水时手不稳制废了。

老道士难得的没有借机敲竹杠要酒,干脆应道:“好!”

取一只干净茶碗,将符引燃后放入,然后浇上供桌上供着的净水,再供到三清像前。

谢尚屏息凝神地看着老道士动作,眼见老道士焚香,悄声提点红枣道:“一会儿你同我一起拜。”

虽然心里排斥符水,但眼见谢尚如此重视,红枣只得私下安慰自己:黄纸由草所制,染料取自栀子果和槐花,都能吃——起码羊吃不死,而画符的朱砂更是中药材,她今儿偶尔吃一点,还是淬火消毒过的,应该不要紧吧?

要紧,老道士也不可能平安活到现在这个岁数,甚至还代言雉水城首席迷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我,汤姆史密斯,美利坚慈善家 宋耻 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 谍途 锦城朔风 芙蓉春暖 三国理工男 娘娘她又又又重生了 王道霸业 漫漫小时光杂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