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细水长流 > 第431章 成败在此一举

第431章 成败在此一举(2 / 4)

长子云敟大谢尚三岁,但早六年,即十八岁那年就进了学,三年前又被选为贡生入国子监读书——前途一片光明。

次子云敩小谢尚两岁,今年十九,虽还未进学,但现在京师的金台书院念书,也是前途可期。

这世女人讲究三从,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死”,所以这世女人间的攀比的底气无非就是“在家拼爹,出嫁拼夫,年长拼子”。

方氏的娘家和云家算是门当户对;丈夫,方氏自谓盖过小姑,毕竟他男人的乡试会试殿试名次都列在妹夫谢子安前,现官阶也比谢子安高;而儿子,方氏以为在京师见过大世面的儿子远非一直留在雉水城开铺子的外甥谢尚所能比。

因为对自己状况的十分满意,方氏对她小姑云氏不免有些心理上的优越感。

但方氏的这一份优越感在去岁谢尚中小三元后便荡然无存——她长子云敟和女婿成铭进学的院试名次都在百名之后,远不及谢尚的案首。

方氏想不通谢尚如何能以一己之力横扫雄霸了院试案首几百年的江南才子——就这一回江州院试的前十也就只谢尚一个江中人。

方氏问男人,男人却苦笑说谢家两代翰林,且过去几年妹夫在翰林院精研经典,不似他案牍乏身,于举业一道的感悟远非他所能比,得他妹夫倾心指点的外甥考科举自是事半功倍——外甥作的《一一斋科考文录》里的文章已然够得上进士水准,不是他们的儿子女婿的文章所能比。

至此方氏方才亲身体会到人口里翰林院的清贵之处——除了冬天反穿貂褂的荣耀、未来可能入阁的前程外更有福泽子孙官路的益处。

一个翰林几可保氏族三代文脉,可谓是不是世袭等同世袭。

所以朝廷为免世家独大,于翰林人选有诸多限制。

能入翰林院确是非同一般的光宗耀祖!

方氏不甘心优越感的丧失,寄希望长子乡试下场——毕竟她长子云敟都中秀才六年了,方氏暗想:俗话说“勤能补拙”。即便长子没得一个翰林父亲教导,当年科考名次差些,但经过六年,三年书院和三年国子监的刻苦学习,怎么说学问也多有长进,不说有会试水平,但中个乡试举人还是可以的吧!

不想男人却说云敟火候不到,下场无益,有这回乡考试的功夫倒不如留在国子监好好念书——云意根本不同意儿子下场。

方氏拗不过男人,就只能指望能在京师下场的女婿能中,但结果果是如男人预言的一样没中。

方氏心底的失望就别提了。当时方氏唯一庆幸的就是妹夫放了外任,小姑回了家乡,她失意之余不用强颜欢笑地面对小姑这个儿子乡试稳中的胜利者不走心的安慰。

人活在世就是这回事,当顺算盘打不过来时就打倒算盘——总要笑着活下去不是?

三天时间收拾好心底的沮丧,方氏刚振作起来,结果没想又出了妖蛾子——云意下衙时带回一套甘回斋新上市的谢尚和他媳妇联名撰写的《四书文理纲要》。

对此方氏也是无语,心说这谢尚是得都吃他媳妇,才能干出这样的昏事?

不过当着男人方氏绝口不提自己的腹诽,只夸说外甥才华好连《四书》都能编排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红楼第一公 夫人捂紧你的小马甲 大佬只想安静做咸鱼 凤倾天下之鬼王公主 我被偏执陆爷诱婚了 大成将军传 军团长的故事 萌甜独宠之医妃骗回家 三国狙击杀 三国无情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