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36章:叔侄(2 / 6)

于是乎,临淄的使者便来到了匡邑,以齐王田地的命令,要求田章出任讨伐宋国的统帅。

但遗憾的是,此时田章的身体状况已无法支撑他担任这项重任,而更要紧的是,田章本身坚决反对讨伐宋国。

在得知齐王田地的决定后,田泰记得他父亲强撑着病躯向齐王田地写了一封书信,在这封信中,田章尖锐地指出,此时发兵攻打宋国,是一件非常愚蠢的决定,因为宋国有蒙仲,别看蒙仲常年在魏国,可一旦齐国进攻了宋国,就无疑得罪了蒙仲,蒙仲是什么人?那是魏国将来的大司马,得罪这等人物,他认为齐国日后必定不得安宁,哪怕他齐国这次顺利地攻占了宋国。

在这一点上,田章着重强调了蒙仲在带兵打仗方面的能力,尤其是五国联军攻破函谷关这件事——虽然当今世人都知道联军的统帅是赵国的奉阳君李兑,但知晓内情的人都知道,真正攻破函谷关的人是蒙仲,而不是李兑。

「……倘若大王一意孤行,待蒙仲挫败秦军凯旋而归之时,即我齐国面临灭顶灾难之日。」

田泰亲眼看到父亲在信中写下了这般肯定的句子。

除了强调攻打宋国不可行,田泰记得他父亲还在信中重提了一件老生常谈的问题,即苏秦极力教唆的真相。

田泰知道,他父亲田章从来都不相信苏秦,始终认为苏秦是某个国家派来祸害他齐国的奸细,但遗憾的是,齐王田地根本不相信田章的判断。

这次也是如此,面对田章强撑病躯写信劝说,齐王田地并没有听取,而是在得知田章无法再统兵出征的情况下,在回信中要求田章推荐能够胜任此事的后辈。

正是这封回信,气坏了卧病在床的田章,田泰清楚记得他父亲在看到那封回信后气得一口气险些没喘上来,继而大骂‘昏君误国’,骂齐王田地‘终将葬送祖宗社稷’,继而,病情也变得更加恶劣。

待父亲冷静下来之后,田泰记得兄长田孺与父亲商量了一下。

商量的内情,田泰大致都了解,总结下来也不过是屈服于齐王田地的意志而已——没办法,王权的威严,怎能抗拒呢?

更何况,齐王田地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田地这个‘暴君’分量,可要比宋王偃的‘暴君’分量更足,至少宋王偃不会因为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致使国库亏空,更不会因为国库亏空而强行收回国内公族、贵族的封邑。

宋王偃虽然残暴嗜杀,但对于那些愿意追随他的臣子,还是非常大方的,更要紧的是,宋王偃从来不会在修建宫殿方面花钱——自昏君宋辟公以后的两任宋国君主,即宋剔成君与宋王偃,这兄弟都不修建宫殿,而是将钱财用在发展国力方面,唯一的区别在于,宋剔成君重视国内的基础建设,而宋王偃则注重增强国家的军队,不断的扩军、扩军、再扩军。

相比较宋剔成君与宋王偃,其实齐王田地才更像是一个暴君。

但这位暴君,在齐国仍然有着不可侵犯的至高权力,任何胆敢违抗这位君主的人,皆遭到了清算,田章本人当然不惧,但他的儿孙,未必有这份仗持。

最终,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儿孙在自己死后不被齐王田地记恨,田章最终还是默认了齐王田地的伐宋决定,派次子田泰跟随伐宋的军队一起行动。

其实田章也有他的私心,这不,在田泰临行前,田章将次子召到病榻前,嘱咐田泰此去宋国为他办一件事,即尽可能地保全与他师弟蒙仲有关系的人。

比如蒙仲的义兄惠盎,这位惠子的族侄、庄子的世侄,能保全尽量保全,毕竟杀死惠盎不但是得罪庄子、蒙仲,还会得罪儒家,要知道惠盎那可是一位‘虽非儒家弟子但胜似儒家弟子’的贤臣,儒家思想这些年来之所以能在宋国传播,惠盎功不可没。

再比如蒙仲的族人,即蒙邑的那些小家族,田章叮嘱田泰,倘若齐军日后攻破蒙邑,一定要想办法保全那些蒙氏、乐氏的小家族,劝说他们迁移到齐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皇城司第一凶剑 阴阳先生奇谈 罗真漫旅 人族反击战 顶级高手赵权 里世界的巫师 知识系神豪 守望先锋从2016开始 重生天才中单少女 漫威之王者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