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64、唐霜挖的坑(2 / 3)

武侠文化甚至不能称之为文化,不受知识份子,尤其是自诩精英的那些人待见。

比如现场的众人,比如张厅长。

你武侠小说写的再好,卖的再火,翻拍的电视剧和电影万人空巷,见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也得毕恭毕敬地称呼一声老师,执学生礼。

见在场的众人神色变化,刘伟如心中冷笑,继续说道:“虽然武侠小说缺乏文化底蕴,打打杀杀,没有多少文化营养,但是不可否认,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爱看,不仅是小说,还有电影,电视剧。”

“我们是文学创作者,写作的风向标就是人民大众的喜好,要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而现在人民大众的风向已经变了,传统的严肃文学市场越来越小,尤其在年轻人中。”

“我们作协前段时间做了一个调查,访问了2000名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的年轻人,得到的统计结果是,在近三年里,75%爱看或者看过武侠小说,而看过传统文学作品的比例,堪堪10%!”

现场顿时议论纷纷,刘伟如不停,接下讲道:“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拥抱变化,拥抱流行文化,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不要再写那些讲大道理的书了,年轻人不爱看;不要再写那些经历坎坷的故事了,年轻人不爱看;不要再关注作品中的文化思想了,年轻不爱看;不要再精雕细琢遣词造句了,年轻人不爱看!”

“我们要改变创作思路,在这方面,应该向唐教授学习,他早就走在了我们前面,创作了好几本武侠小说,我看过,挺欢乐的,很好看啊~唐教授,我最喜欢你的那本《一苇渡江》,写的真好,一百多万字吧,我一天一夜没睡觉就看完了,痛快!”

有人忍不住问道:“写的什么内容,一百多万字竟然一天一夜就看完了?”

有人说:“这种小说哪里需要仔细看,都是一目十行扫看,除了故事性,没有其他值得讲的了。”

有人说:“那就是我们说的文化里的快餐,快餐文化嘛~”

……

刘伟如等大家说了会儿才说道:“不同的书,看的速度自然不一样,陆明义的《黑白》,短短五万字,我就看了一个礼拜,所以说,这和《一苇渡江》不能相提并论,没有可比性嘛!”

唐三剑心中冷笑,这笑面虎说了半天,最后才露出牙齿。

张厅长问唐三剑:“唐教授,你真的在写武侠小说?”

唐三剑:“写了好几年了,刚才刘主席提到的《一苇渡江》是我今年才完成的一本。”

刘伟如似乎忘了,虚心问唐三剑:“哦对了,唐教授,你现在在写的那本叫什么名字来着?什么剑,不是唐三剑啊,哈哈~”

现场响起有些细碎的笑声,唐三剑仿佛没听出话中的刀锋,说道:“叫《无常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北宋不南渡 穿成爷心爱的嫡小姐 吞明 傲婿战神 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 还好余生与你共度 恶女朵爷 农家月色静怡人 首席御厨,朕饿了! 我,汤姆史密斯,美利坚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