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做昏君 > 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

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2 / 4)

当时,朝廷的人来了之后,扬州的这些盐商非常痛快就答应了下来,直接就把书院献了出来。

事实上,他们非常配合,而且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无论有什么困难他们都会帮忙;甚至在没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主动找一些事情做,让书院改革之事变得非常顺利。

魏长生当时还没感觉到有什么,毕竟那个时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加上在扬州待了这么久,对扬州的上上下下也足够了解,魏长生已经嗅到了其中的不同寻常。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朱由校点了点头问道:“那你知道在这里面做主的是谁吗?”

魏长生知道皇帝要问什么,说白了就是问这些盐商之中谁说了算。

魏长生说道:“回陛下,在扬州这个地面上,最大的盐商一共有三个,一个是山西的王家,祖上就是做食盐生意的。”

这个山西王家,朱由校很清楚,其实就是当初三边总督王崇古他们家。他们家一门好几个兄弟,做官的也不少,把持了整个三边地区的市场。

要知道,当年大明建国的时候,那些地方驻军的人都是要运粮食过去的。朝廷自己来损耗大、效率低,于是就交给了商人。

当时就有了很好的一个政策,商人把粮食送过去,在守军那里换取盐引;商人拿着盐引回到地方的盐场买盐,然后再卖掉。

在这个过程当中,朝廷得到了赋税,边关的将士得到了粮食,盐商得到了盐引赚到了钱,属于一个三人赢的局面,这是当时朱元璋制定的政策。

可人都是贪心不足啊,盐商们可不想这么干,运送粮食过去太累了。于是他们想到了第二个办法,在边关弄了一大片土地,找人在那里耕种,每年把粮食直接收割了给边关的将士送过去,然后商人拿着盐引去买盐。

这个行为促使了边关的人口大增,土地也得到了大开发。这就是当时的商屯,效果很好。

可是后来盐商们还是不满足,这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利润也小。所以他们又干了另外一件事情,鼓动官员和朝廷,让他们直接用银子买盐。

说白了就是不管边关的那些将士了,我们也不给边关粮食了,直接给朝廷银钱。

这些盐商把原本为朝廷办事的属性直接转换成了商业属性,而盐商彻底就趴在了国家的身上吸血,成了一群蛀虫,毫无贡献。

而当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大肆行贿给朝廷的官员、勋贵和勋戚,让他们把这个条件答应下来。

来答应这件事情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弘治皇帝,也就是正德皇帝他爹,那个被称为仁君的皇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时空抵不住的爱 大新朝 越为音狂 霄云御 拐个王爷去复仇 大督军 只要有爱就算是都市传说也可以 我在影视剧里当飞行员 系统评测家 山河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