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笔趣阁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一枝红艳露凝香 > 第6章 珠帘几重(一)

第6章 珠帘几重(一)(2 / 5)

端姑咬着嘴唇不说话,将那块巴掌大的绣活折两折,抚了一抚,心想:我那孩子,若是养在身边,也该一岁多了,给他做个小鞋小袜,倒是正好。只是这念头也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了。她惆怅一阵,便笑道:“我留着,以后也照着这个样子绣。”

三人说着话,见那慧云远远走了过来,隔着竹篱,说道罗大夫人遣来送礼的人就要下山了,问柔姑娘是否还有口信要转达罗夫人的。杜氏便答应道:“就请他转达夫人,说谢夫人惦记着,姑娘在这里住得很安心,只是不能亲自同她老人家请安,只能每日对着菩萨祷告,盼着她一切都好了。”

待慧云离开,杜氏看着她的背影,想了一想,又从箱笼里取出几钱银子塞给端姑,推她一把,说道:“你也跟着去,同那车夫悄悄打听打听,问徐老夫人的寿辰是不是快了。”

端姑忙跟了上去。杜氏犹在外头张望。寄柔便回来屋里,自己挖一匙秋梨膏,用滚烫的水化开,慢慢喝尽,额头沁了一层细细的汗,她便用帕子扇了一扇,手按在胸口,觉得那肺里丝丝的隐痛好像去了不少……只是隔着衣衫碰到那积年的伤疤,她便心里有些郁郁起来。女孩家爱美,夜里睡觉时,总忍不住要去按一按它,可按了这两年了,这一道疤仍旧固执地留在了她身上。

寄柔几不可闻地叹口气。

杜氏走过来,替她把衣领整一整,薄责道:“姑娘家,举止不可这样大大咧咧的,你是大家子的小姐,哪能和端姑一般的,冷了就搓手,热了就解纽子?”

寄柔不情愿地将身子一扭,躲了开来,嘴里说道:“就咱们三个,也没人瞧见么。”

“那也不成!”杜氏见寄柔跑去往榻上一歪,一副闭目假寐的样子,她便也跟了上去,在榻沿坐定。一边将寄柔的脚放在自己怀里捂着,一边若有所思道:“柔姐,依你的意思,是愿意继续住在这庵里呢?还是愿意去定国公府和你姨母一块过?”

寄柔把臻首倚在杜氏怀里,双臂搂着她的腰身摇了摇,娇声娇气地说道:“我不管在哪,只要和嬷嬷在一块。”

“傻话。”杜氏食指在她额头一点,笑道:“你一年大似一年,眼见的快十七了,别家的姑娘这么大,早该出门子了。嬷嬷倒是舍不得,只是也不能留你一辈子呀!”说完,见寄柔红红的嘴唇一嘟,就要撒娇的样子,杜氏立即脸一沉,将她还没出口的话堵了回去,“不许说不嫁人的话!姑娘家,不管美了丑了,好了坏了,决计没有一辈子留在家里的道理!”

“知道啦!”寄柔软软地应道,“嬷嬷,照我的意思,我宁愿住在山里的,可这是行不通的。咱们两个,加上端姑,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靠偃武在山下替人打个短工,能养得活谁呀咱们在金陵城,无根无底的,总得寄人篱下。受亲戚的气,总比受这些腌臜尼姑的气要好。姨母虽然疼我,这成年累月的不在眼前,再多的情份也得淡了。莫如在她膝下服侍,朝夕相对的,兴许能有个转机。”

杜氏听了她这一席话,又是欣慰,又是难过,眼圈也红了。她叹口气,说道:“我就知道,我柔姐不是傻的。既然你心里清楚明白的,那嬷嬷也不瞒着你了……听说徐老夫人寿辰是在十一月里,我从刚到金陵的时候,就开始做绣活了,总算赶在前两天绣好,昨儿又叫偃武下山去裱了。等消息准了,就把它送去给老夫人当寿礼。你姨母懦弱,不肯伸手帮忙,咱们就自己找徐老夫人去!怎么说也是姻亲,你爹娘又是为的大梁朝没了的,看他们怎么忍心把你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撇在庵里不闻不问。”

寄柔错愕不已,叫了一声“嬷嬷”,便无语凝噎。许久,才苦笑道:“嬷嬷,原来你就是为了这个,绣屏风绣的连眼睛都熬坏了……”

“这算什么我一想到呀,我的柔姐现在生的这么好,就巴不得赶紧给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徐家人瞧瞧,给你可怜早亡的爹娘也瞧瞧!咱们柔姐,有福气呢!”杜氏喜笑颜开,一顿,又有几分忧虑道:“我就是一想到徐府里那些勾心斗角的,就有些心惊肉跳,自古侯门深似海呀……”

“那些又算什么”寄柔笑一笑,脸上忽然罩上一层阴影。她轻声说道:“比那要险恶十倍百倍的,我难道还见得少吗?”

“柔姐,咱不都说好了吗?再不提那些事了。”杜氏神色不悦。

“是呀,我已经都忘记了。”寄柔眼睛一弯,甜蜜蜜地笑起来,她胳膊揽上杜氏的脖子,亲热地贴了贴她的脸,说道:“我还得求着姨母,好生找个小女婿,以后给嬷嬷养老送终呢!”

金陵鸣珂寓深处的徐府近来格外热闹,数丈之外就见正门外两株枝繁叶茂的古槐下停满了车马,将整个巷口围的水泄不通。偃武赶着车,不慌不忙,一掣马缰,在距人群稍远处停车,然后跳了下来,手上高擎着红帖,一厢高声喊着:“闪开闪开!”一厢寻空隙奋力挤过了人群,窜进了门房。

陆府的热闹事出有因。十一月头上乃是老定国公原配夫人、吏部尚书徐敞与翰林侍讲徐敬之母的寿辰,徐府自十月下旬开了筵席,招待金陵城内外前来贺寿的亲朋好友。直到十一月初三这天正日子,徐敞的同僚们齐聚徐府,先同徐母贺了寿,献了礼,前往西园去听堂会。戏演到后晌,檐下摆的白菊红枫、山茶蜀葵等各色盆景,也蔫的蔫,谢的谢,不复姹紫嫣红之态。唯有西园池子上的水榭里,依旧是红幔绿帐,彩幡飘飘。雕花围栏圈成的戏台上,扮演李香君的家班女旦正斜倚围栏,臻首微垂,含羞带怯地唱一出《眠香》:“楼台花颤,帘栊风斜,倚着雄姿英秀。春情无限,金钗肯与梳头。闲花添艳,野草生香,消得夫人做。今宵灯影纱红透,见惯司空也应羞,破题儿真难就。”

余音袅袅,她轻阖朱唇,眼神溜溜地冲人群里扫了一圈,眸子里似喜还嗔,既柔且媚,勾得观者无不如痴如醉,轰然喝道:“好!”

阁子里听戏的女眷们也留了神,纷纷打听这个李香君是何人所扮,知道是蜀地人,自幼在家班里养大的,叫荇春。又夸她水磨腔开腔绵柔,收音也是又纯又细。左都御史家的秦少奶奶见左右无人,悄悄牵了徐二奶奶宋氏的衣袖,两人到窗台下站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四龙天劫 疯仙传 仙衍录 迷失在《永生》的世界 天命七卷 珂卡 洛神,别穿! 仙长的人设 西游,开局被猴子盯着求雨 道证元始